- A+
在地下車庫上下層連接車道處,經常會碰到存在拐角的坡道,而拐角處坡度及標高的確定關系到后續施工的順利進行。大家都知道,Revit本身樓板功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,在繪制弧形坡道或拐角坡道時對各個重要定位點的標高不太好控制,且在表面平滑度上也存在不足。這時便需要借助其他插件來解決,下面以BIM中心提供咨詢服務的株洲市第二工人文化宮項目為例,講解如何利用Dynamo解決地下室拐角坡道優選方案這一難題。
? ? 一、發現問題
按照設計圖紙對拐角坡道進行初步建模,發現坡度不滿足規范要求。現場施工無法達到平坡不超過15%,縱坡不超過5%。根據初步分析,必須將-2.170處的坡道值增大,才能實現滿足規范要求的坡道。
? ? 二、Dynamo參數化模型創建
? ? 1.截面輪廓獲取
通過Dynamo中的“Face”分別對上下坡道處的截面進行獲取并轉化成Dynamo中的線。
? ? 2.可控參數設置
利用“Geometry.Translate”命令獲取拐角處內角和外角處的頂點,并將其標高值設為可調參數。這里我設置參數為:內角處的頂點標高、外角頂點相對內角頂點標高偏移量。
? ? 3.模型生成
結合Solid.ByLoft、Solid.Difference等相關實體編輯命令生成相關實體模型,并轉化成Revit模型。
? ? 三、優化方案比選
? ? 1.方案一
上坡道值改為13%時,分別對Dynamo兩參數進行調整控制,最終得到“內角標高為-2.675mm、外角相對內角偏移為150mm”時為最佳方案。
? ? 2.方案二
上坡道值改為13.5%時,分別對Dynamo兩參數進行調整控制,最終得到“內角標高為-2.774mm、外角相對內角偏移為150mm”時為最佳方案。
與施工技術人員溝通,考慮施工難度、規范要求等多方面因素影響,最終確定采用方案二進行施工。
? ? 四、方案深化設計
由于施工時需考慮梁標高位置確定,于是對模型各梁處頂點標高進行優化調整,最終生成滿足施工要求的模型。
Dynamo的應用大多側重于異性建筑模型創建,由該項目案例可發現,在具體實施中,Dynamo也能適當的解決一些實際問題。通過Dynamo可控參數化編輯為施工方案選擇提供了有利便捷,同時優化方案比選過程中,既保障模型精準度又縮短施工周期,從而為后續施工提供有效依據,保障施工順利進行。